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集团动态

胡智荣:“合作经济”是中匈贸易投资原动力

时间:2013-04-26来源:本站

胡智荣作中匈经济贸易投资主题演讲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中匈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历史,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建交64年来,双方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均得到持续发展。近
年来,两国高层的频繁互访,为双边关系,尤其是双边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匈牙利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最
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也是中国企业通向欧洲市场的绿色通道。中国也已成为匈牙利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匈牙利曾作为中国进军欧盟市场的跳板

  由于历史和国情存在差异,中国和匈牙利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些差异并未成为两国增进关系的
障碍。相反,双方承认并正视相互之间的“不同”,注重并积极“求和”。

  上个世界90年代,中欧贸易日趋成熟,中国商品陆续进入欧洲市场。欧盟作为中国企业创立品牌、称雄国际市场的必争之地
,也是进入门槛高、进入难度大的市场。而匈牙利也成为了中国进入欧盟市场的合适的突破口和跳板。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匈牙利加入欧盟,双边经贸合作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双边经贸投资合作法律
框架已经建立并逐渐完善,政府间经济联委会机制日益发挥作用。

  金融危机下中匈贸易额保持稳健增长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中匈两国各自面临严峻的挑战。难得的是,双方都认识到加强务实合作的紧
迫性和必要性,并积极致力于探讨实现既定目标的途径。中匈双方在经贸合作关系上需要“试水”,经历由小到大、由简到难的
过程。如同政治层面关系一样,中匈在经济领域的差别也显而易见。两国发展阶段和模式不同,经济结构和总量有别,但这并不
意味着双方没有合作的空间和潜力。近年来,中匈经贸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每年的双边贸易都创历史新高。与10年前相比,两
国的贸易总额已经增长了7倍。对匈牙利的累计投资涵盖金融、化工、通讯设备等行业,雇佣当地员工3700余人。

  中匈两国合作发展顺利实现互利共赢

  匈牙利地处中东欧地区的中心,素有“欧洲心脏”之称,具有地理上的便捷优势。且交通发达,欧洲四条公路骨干线均在匈
牙利境内交汇,以首都布达佩饰为中心1000公里范围内涵盖有16个国家。其中欧盟成员国8个,居住着4.5亿的人口。近年来,匈
牙利凭借地理优势,确立了欧洲地区商品集散地的重要地位。

  此外,匈牙利的教育水平高,人才资源丰富,还有较完备的生产设施和基础等。匈牙利在教育、节能环保、再生能源和清洁
水技术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一些机械产品、电子产品、农产品、生物制药产品、水晶、瓷器和葡萄酒等特色产品也有较强的竞
争力。因此,我相信匈牙利对华出口将会不断地增长。双方在优势互补项目上的合作潜力很大,特别是中小企业之间。而中资企
业的投资为匈牙利的经济和就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了很好的互利共赢。

  匈牙利为两国“合作经济”做出努力值得赞赏

  匈牙利是欧盟成员国,但同时“向东开放”,贵国政府尤其重视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合作,专门成立了匈中关系办公室,由部
长同时担任负责匈中关系事务专员。同时,作为民间机构的匈中经济商会在促进匈中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
作用,通过组织研讨会、展览会、讲座和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双方企业牵线搭桥,提供咨询服务。匈方为两国经贸合作做出的努
力是十分值得赞赏的。

  结成“国际友好(省州)城市”共建中东欧商贸合作区

  中匈两国语言文化、风俗传统、思维观念大相径庭,但长期以来双方并未因此相互排斥,而是本着认真学习、取长补短的精
神,高度重视双方在人文交流领域的沟通与合作。近年以来,两国已经结成21对“友好省州”或“姐妹城”。

  2011年7月,两国企业共同建立中东欧商贸合作区,也是欧盟首个面向中国的商贸合作区,同时也是中东欧最大的知识中心
,它将吸引大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来此落户。相信中东欧商贸合作区对欧亚经贸的发展能够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推动匈牙利成
为中东欧区域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让中国的企业在这里获得非常好的发展。

  以创新战略思维赢得贸易投资主动。

  构建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同舟共济,就是中匈双方都要重视维护两国关系大局,重视维护双方共同利益,
不断扩大交汇利益,携手应对风险挑战;互利共赢,就是推动中匈各领域开展全面、平衡、高效的合作,使双方同等受惠、共同
获利。经贸关系是中匈关系的压舱石,应精心培育、构筑两国经贸合作新根基。一是自由贸易根基,双方应坚定奉行自由贸易原
则,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二是结构平衡根基,双方都要推进深层次结构改革,使各自国内经济和两国经贸关系更均衡、更
可持续;三是平等公正根基,双方开展贸易投资合作要排除政治因素干扰,切实做到平等无歧视,公正无排斥。

  构建与时俱进、前瞻未来的新型中匈关系。与时俱进,就是应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匈关系在变革和创新中发展。前瞻未来
,就是双方要登高望远,以长远战略眼光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应当看到,中匈在战略上相互依存,任何旨在损害对方的
行为结果也会损害自己。在中国看来,中匈新型关系归根结底应当是相互尊重的朋友关系,合作共赢的“合作经济”伙伴关系。

  广结善缘扩大全球战略合作新空间

  人类社会正处于历史长河中的一次重大转向,长期以来预言的多极世界正逐渐变为现实。面向未来,中国对外战略应更加强
化和睦、和平、合作的意识,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融入世界,以更富有亲和力的优雅形象活跃于国际舞台,争取更多朋友,
赢得广泛尊敬。

  以和为贵,友善至上。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各国的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这既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奉行的与人为善
、亲仁善邻的世界观,也是从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辱中得出的坚定信念,更是当今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是硬道理、硬实力
。无论国家大小、贫富、强弱,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为全球发展带来机遇,与各国共享。中国可能在未来数年
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主动会担当起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和稳定器。特别是,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与产业分工中,中国会更
加注意照顾他国利益,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和周边国家利益,更加自觉地保护全球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无论从别国进口
能源原材料、向其他国家出口制造业产品,或企业对外投资,都要考虑对方利益,尊重别国合理关切,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绝不
自私自利。要与所有国家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使自身发展更多更好地惠及其他国家。

  由此看来,在经济、贸易和投资领域中,积极寻求中国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共同点,深刻阐明中华文明与价值观的普世性
,阐明中国全球合作战略的思想内涵,致力于减轻、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困惑、误解和疑虑。树立大而不骄、强而不霸的
形象,把中国和平发展的真诚愿望,化为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普遍信任,实现与世界的共同繁荣。

  谢谢大家!